——记市中心医院北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郑鹏凌
记者 成丹丹 吕孔军
他是在医疗战线上默默奉献的一名医生,没有惊人的壮举,没有文学家笔下的传奇色彩,却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患者,献给了永州这片热土,献给了他孜孜以求的医疗事业。他就是郑鹏凌——市中心医院北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
为家乡人看病
在广州攻读研究生期间,郑鹏凌经常遇到永州患者来广州看病,患者告诉他,因为永州没有先进的医疗技术。患者的回答刺痛了郑鹏凌的心,让他久久不能平静。
临近毕业,郑鹏凌的老师打来电话,邀请他回家乡创建耳鼻喉科,为家乡人民看病。郑鹏凌失眠了:“是留在广州大型三甲医院还是回永州呢?”他不停地问自己。经过三天的思考,郑鹏凌毅然回到永州,在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筹建耳鼻喉科。
“作为医生,在哪都是为病人看病,为什么不回家乡给家乡人看病呢?我想用自己所学为家乡的医学事业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郑鹏凌淡定而从容地告诉记者。
2001年,郑鹏凌调到市中心医院北院耳鼻喉头颈外科;2011年,担任市中心医院北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
在市中心医院平台上,耳鼻喉头颈外科高起点、高标准运行,目前,该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已处于永州领先地位。目前,气管异物取出、复杂头颈部外伤的处理、喉癌根治、鼾症的综合治疗、鼓室成型术及内窥镜下鼓膜修补及鼻腔泪管吻合术、口外茎突切短及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等多项技术填补了永州的空白。
郑鹏凌(右二)为病人解答疑难问题。
对病人认真负责
“作为医生,必须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认真负责。”郑鹏凌的话严肃而认真。
有一年中秋节,郑鹏凌正在和家人吃团圆饭。“叮~铃~”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郑主任,有一个2岁的女孩半小时前吃花生米发生呛咳,现在出现吸入性呼吸困难、紫绀,胸片透视考虑气管异物,正在办理住院手续。”没等同事挂电话,郑鹏凌直奔医院,立即进入手术室。
由于花生米较大,手术中患儿出现了紫绀、大汗淋漓、呼吸道梗阻、呼吸衰竭等症状,郑鹏凌和医护人员迅速下镜、果断下令将花生米取出,并予以吸氧、心肺复苏。当心电监护器上正常心电图波形终于出现,血氧饱和度达到90%,郑鹏凌紧张的躯体一下子瘫坐在手术室脚踏凳上,小女孩已经从死神手里夺回来了。
郑鹏凌正准备松一口气时,科室医生的电话又急促地响了起来,急诊科通知县医院送来一个复杂颈部车祸伤并大出血的病人。20分钟后,郑鹏凌又投入到另一场紧张的抢救中。手术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此时的郑鹏凌早已汗流浃背,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十几年来,郑鹏凌凭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技术的精益求精,用过硬的技术功底治疗了各种鼻炎、扁桃体炎、耳病、眩晕症、鼾症、甲状腺及腮腺、颌下腺肿瘤、咽喉癌及各种复杂性头颈部外伤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及疑难病数多人。科室每年完成各类手术1200余台,出院病人1800余人次。其中鼻内镜下微创治疗各种鼻病、鼓膜修补、耳显微外科、儿童及成年人鼾症的诊断与治疗,甲状腺、咽喉头颈肿瘤的治疗有非常明显的专科特色。
学无止境
“医疗技术发展迅猛,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瓶颈,而解决瓶颈的方法就是学习。医生这个行业学无止境。”这是郑鹏凌经常说的一句话。
病室曾有一个50多岁的病人回来复诊,她对左耳术效果已非常满意,提出另一边耳朵能否手术。郑鹏凌虽然十分了解病人情况却没有立即答应。他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目前手术的最新进展,并决定再次返回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学习。
通过半个月的学习,郑鹏凌做好了充分的手术准备,立即联系病人,开展了一期乳突根治术及耳屏软骨的鼓室成形术。手术非常顺利,麻醉清醒后,病人立即感觉到听力明显提高了,双耳有了立体声。郑鹏凌说:“对于手术效果的评价我只能够用热泪盈眶来形容。我们又攻克了一个技术难关!”
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郑鹏凌还兼耳鼻喉头颈外科教研室主任,担任南华大学本科生的课堂教学及实习、见习任务的带教,正所谓“教学相长”。
2008年,郑鹏凌荣获“永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0年当选为第十届“湖南省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委员,2012年当选为第十届湖南省青联联合会委员,2014年晋升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并当选为抗癌协会湖南省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2015年被湖南省青工委员会授予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并记三等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