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患病率逐年增高,2020年新增数量高达41.6万例,占新发癌症患者总数的9.1%、占女性新发癌症的19.9%,目前乳腺癌也是中国女性患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本文参考《中国女性乳腺癌预防专家共识》总结出一些乳腺癌预防的建议,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可改变危险因素
分为遗传因素(包括家族史、基因突变)以及非遗传因素(包括性别与年龄、乳腺良性疾病史、致密型乳腺),这些因素大多无法通过治疗的方式来解决,目的是能尽早发现肿瘤,早诊断、早治疗,以期获得良好的预后。
建议:1.对于>40岁接近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段的女性定期体检和筛查是有必要的,若有乳腺癌家族史的高危女性,乳腺癌开始筛查年龄应比家庭中确诊为乳腺癌时年龄最小者小10岁,但应≥25岁。2.目前有统计学数据显示,BRCA1/2致病突变与乳腺癌密切相关,建议一下人群行基因检测:①家族中有已知的BRCA突变、1例以上直系亲属50岁前或2例以上旁系亲属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②发病年龄<45岁、46~50岁患病且有第二原发乳腺癌或直系亲属乳腺癌;③60岁以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乳腺癌的筛查推荐以超声与钼靶相结合方式进行能提高检出率。4.对患有乳腺良性疾病的女性应适度增加乳腺检查频率,以期尽早发现恶性病变。
潜在可改变危险因素
1.生育:生育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初产年龄、产次、母乳喂养时间、激素治疗情况。2.激素替代治疗(HRT)是指对绝经后的女性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以缓解其绝经期症状。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乳腺癌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建议:①育龄期女性可以通过避免晚婚、晚育,适量增加产次、延长产后母乳时间等办法来减少雌激素暴露,并降低对雌激素的敏感性。②除非是严重的更年期症状,不建议围绝经期中国女性使用HRT,即使使用也要尽量减少应用时间(控制在1年以内),并定期检查乳腺、子宫等,预防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尽量减少长期避孕药物的使用。③对于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和饮食控制来降低风险,必要时使用降糖药控制血糖。
可改变危险因素
1.肥胖:肥胖可增加乳腺癌的患病率。目前一般用BMI评估肥胖相关的乳腺癌风险,BMI越高,患癌风险越高。2.长期吸烟喝酒;3.射线暴露:射线暴露也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概率,暴露年龄越小、暴露累积时间越长、累积剂量越多,患乳腺癌风险越高。
建议:(1)健康饮食:健康饮食可以降低乳腺癌风险。①每日饮食摄入≥30 g的膳食纤维;②每天摄入≥400g非淀粉类蔬菜和水果,同时增加豆制品摄入;③若以淀粉类为主食,规律食用非淀粉类食材、水果、豆类;④限制高糖、高脂的精加工食物摄入,比如快餐、含糖饮料;⑤每周红肉(哺 乳动物的肌肉)摄入控制在350~500g,尽量少食用加工肉类。(2)运动:积极的运动锻炼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体脂率。锻炼除了能直接预防乳腺癌外,也能保持健康的形体,减少因为肥胖引起的乳腺癌风险,尤其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意义更大。(3)减少射线暴露:应减少不必要的射线暴露,尤其应减少高危人群、低龄人群的高剂量的辐射暴露和累计暴露量。(4)尽量避免吸烟饮酒。
目前我国乳腺癌的预防、早诊、早治是重点工作,首先是病因预防,即通过控制病因或危险因素预防乳腺癌的发生,是最积极、最根本的预防手段。其次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即通过普查,尽早发现疾病线索,并在其症状出现或临床诊断前终止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早期筛查便是此类预防的主要措施,特别针对风险较高的特定人群,可明显降低其患病率和病死率。本文重点总结了对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归纳,期望对广大女性和科普、健康机构有所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