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系指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出部分,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病因尚不甚清楚,但以先天性动脉瘤占大部分。任何年龄可发病,40-66岁常见。80%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
颅内囊状动脉瘤的发生率约为3.2%,平均好发年龄为50岁(40-60岁),男女性别无明细差异。但是临床所见动脉瘤有一定性别差异,尤其是50岁以上的患者女性约是男性的2倍。20%-30%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颅内多发性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发生率估计十万分之6-16。动脉瘤破裂出血是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约10%的患者在送达医院前死亡,仅有约30%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一个相对较好的预后。
易患危险因素
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Ehlers-Danlos综合征等有颅内动脉瘤发生有相关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多囊肾患者颅内动脉瘤发生几率是其他人群的6.9倍。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颅内动脉瘤发生危险增高。烟雾病患者颅内动脉瘤发生危险增高。研究发现烟雾病很可能有遗传易感性,在家族性烟雾病可有所体现。
家族性动脉瘤:
动脉瘤患者的一级亲属患有动脉瘤的几率明显增加,有研究报告最高可增加3.6倍。家族性动脉瘤破裂时的年龄较轻,而动脉瘤较小。
其他因素
吸烟:吸烟患者发生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是不吸烟人群的3-4.7倍。吸烟导致动脉瘤易发的原因是α-1抗胰蛋白酶效用降低,而后者是一种重要的弹性蛋白酶抑制剂。
高血压:尽管高血压与动脉瘤的关系尚有争议,但现有资料仍提示高血压是动脉瘤易感因素之一。
雌激素缺乏:绝经后妇女动脉瘤发生率增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胶原减少所致。
临床症状
未破裂:小型微小型颅内动脉瘤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大型巨大型颅内动脉瘤可因占位效应出现神经症状。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眼睑下垂、视力、视野缺失、锥体束征、面部疼痛或麻木等。
破裂:无论大型还是小型,动脉瘤一旦破裂,病情十分凶险。症状包括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肢体瘫痪甚至昏迷不醒等。
诊断:
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颅CT即可明确出血诊断,头颅CTA可以检出直径5mm以上动脉瘤。头颅MRI检出直径3mm动脉瘤,但是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还是全脑血管造影(DSA),后者是指导治疗最重要工具。头颅CTA/MRA都会受到颅骨或脑组织影响产生伪影,需经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和神经科医生才能确诊。